-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栏[09/01]
-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投[09/01]
-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征[09/01]
-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刊[09/01]
新思维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管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衍生出诸多与时代发展互相矛盾的问题。如何提升学校高考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成为高校
0 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学管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衍生出诸多与时代发展互相矛盾的问题。如何提升学校高考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成为高校管理者需要正视和研究的主要课题。
1 高校管理新思维模式方向归纳
1.1 科教与人文管理相结合
随着市场结构发生改变,全面素质型人才的需求增多,高校教学管理主体越来越认识到科教与人文双重复合型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渐推出以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两种复式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一方面借助制度管理的强制手段或硬性约束措施,如校规、校纪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生活,健全学生的成长,目的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规范性、合理性的理想场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视,将“人”当作是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内容,将高校教育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当作是管理的主体,从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积极实现高校教育的组织管理目的。
1.2 国际与本土思潮相适应
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核心素养”迅速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众所关注的热点。该方案提出的主要目的是应对21世纪国际人口与资金的快速流动和科学技术给社会价值链条带来的巨大变化,防止过快的市场格局转变带来的人才供给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以此为背景,以本土以及国际相适应的模式为思潮,综合本土文化,逐渐加大了对国际型高校管理的认识,目的是迎合全球化经济发展格局,为培养国际型专业化人才作支持。
2 高校教学管理问题剖析
2.1 高校硬性管制突出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纵观国内高校教学管理,其普遍遵循“校本主位”的原则,即校方为主管者,学生为被动管理者。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扼杀了学生自主选择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一般来说,高校管理不同于阶段性教学管理,其具有一定的学习自由度以及行为包容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步入社会奠定扎实的思想和行为基础。现阶段,高校教学计划和课程的硬性规章条例管制明显,具体表现为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划一,评价体系僵硬,无法推进“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施。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中的学分制度,以完成学分为毕业条件,为了修满学分顺利毕业,部分学生不得不将其视为一种学识任务,从而忽视学习的过程,曲解了原本课程学习的初衷,教研成效势必会大打折扣。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被剥夺,主动学习的心情便会受到影响,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目前,国内高校在教学管理管理制度制订到实施(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检查到总结、评价的整个过程),教学管理人员发挥着主导性影响和作用,大学生民主参与的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不利于人本管理方案的落实。
2.2 管理手段单一且相对落后
从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来看,其普遍存在管理手段单一和管理行为相对落后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尽管高校部分管理已经实现网络化,系统化结构管理初显规模,但覆盖并不全面,依然存在诸多需手动操作的方面。这就使得高校大范围的管理以及高强度的作业受到了制约,降低了高校管理的办公效率,影响高校管理的整体质量。相对单一的管理方式(如单纯手动管理以及单纯互联网模式的输出)使得高校管理各环节部门衔接不尽及时,增加了高校管理的时间成本。此外,单一的评价标准只能使得教学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管理无法突破局限,更不利于学生创造力以及行为主张的培养。
3 新思维高校管理模式践行方案
3.1 运用科教与人文管理并行的方式革新高校内部管理制度
系统的整体观念是系统论的核心所在,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性和动态性等特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与系统理论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所谓管理就是对某一系统的管理,高校也是一个系统,它由三个具有不同职能的子系统构成,有着明确的部门分工。结合整体的系统化观点,高校教学管理应首先做到倡导科教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文化职能的教育教学系统;其次,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而进行资源调配的科学系统;最后在教育教学系统和资源支持系统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的教学管理系统。
文章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网址: http://www.zgkjcxdk.cn/qikandaodu/2020/110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