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教学小品文的一个尝试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国文在学校中,是个问题最多的科目。其中作文教授,尤是最麻烦讨厌的部分。说起这星期要作文,先生学生都大家害怕,先生怕改文课,学生怕作不好,这是一般学校作文教授的现状

国文在学校中,是个问题最多的科目。其中作文教授,尤是最麻烦讨厌的部分。说起这星期要作文,先生学生都大家害怕,先生怕改文课,学生怕作不好,这是一般学校作文教授的现状。

我在春晖担任国文科教授快一年了。这一年中,为改进作文科教授,曾也费过很多心力,想过许多方法,稿上订正、当面改削,自由命题、共同命题、教授作文方法(曾把文体分为说明、叙事、记事、议论等几种,编了讲义分别讲解),大概普通教授上所用的方式,都已用到,而学生的成绩,总是不良。现在中等学校学生的作文,实在太幼稚了;本校学生的作文能力,较之一般同等学校的学生,也许并不特别不良,但不良总是不良,无法辩解的。

举例来说。叫他们作日记,他们就把一日的行事帐簿式地排列起来,甚么“晨几时起床上午上课四班……九点半钟就寝。”弄成每日一样每人一样的文字。叫他们作一篇像“公德”题的文字,他们就将甚么“人不可无公德”“中国人公德不讲究”“外国人都很讲公德”“我想,我们非讲公德不可”“我劝同学们大家要讲公德”等无聊的套语凑集起来,再加以“为甚么呢?因为……所以……”这样的自问自答,把篇幅伸长,弄成似是而非敷泛不切的一篇东西。现在通行的是语体,本校各班又都在教授语法。学生在词句间,除了几个特别幼稚者外,毛病不用说,是很少的。结果教者可以改的只是内容了,不,只是补充内容了。但是又因为他们的文字中,本没有内容,结果补充也无从补充,于是只好就顺序上繁简上勉强改削一下,把文课还给学生,而学生也感不到特别的兴味,得不到甚么益处。注意点的学生呢,从改笔上理解了关于繁简顺序等表面上的方法。下次作起文来,竟可一字不改,而其内容的空虚无聊,还依然如故。

这大概是现在普通教育中作文教授的一个公式罢。一般的现状,如果确如我所说,我以为真是很可悲观的事,因为如此作文,是作一千次也没用的。用了语体作文,表面上已叫做。新文章”了,其实除了把文言翻成白话以外,内容上何尝有一点的新气?现代学生文课中的“外国怎样好,中国怎样坏”,同从前学生文课中的“古者……今也则否”有何分别?“西儒说……”“杜威说……”,不就是新式的“古人有言曰”“子曰”吗?“我所敬爱的某君……祝你健康”,不就是从前“某某仁兄大人阁下……敬请台安”的变形吗?但改变了文体的形式,而不改变作文的态度,结果总无甚么用处的。

如何可以改变学生作文的态度?我为这问题烦闷已久了!我近来对于学生学国文,有两种见解:一是劝学生不要只从国文去学国文,二是劝学生不要只将国文当国文学。

上面所述的我的两种意见,第一种是关于作文教授的,第二种是主要关系于读解教授的。现在只把我第一种意见的办法来说:

学生作文能力的不发展,我既认为是只从国文去学国文的缘故,那末,叫他们从甚么地方去学国文呢?我所第一叫学生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叫他们用实生活来做作文的材料。可是在入校前向无玩味自己实生活的习惯的学生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所能说的只是帐簿式的一种轮廓(像前面所举的日记例),并不能表出甚么生活的内容或情调来。并且摇笔即来的滥调,往往仍不能免。记得有一次,我出了《我的故乡》的一个题目,竟有一个学生仍打起老调,说甚么“凡人必有故乡……”一类的空话的!

我想设法使学生对于实生活有玩味观察的能力,以救济这个病弊。于是,叫学生学作小品,叫他们以一二百字写生活的一断片,一面又编了一点小品文的讲义,教授讲解。行之几时,学生作文的态度及兴味,似乎比前好些。题材以实生活为限,命题听学生自由。学生很喜欢作,作来的文字,虽还不十分好,然较之于以前的空泛,却算已有点进步,至少不至于看了讨厌,替他们改削,也不至徒劳了。现在录几篇学生的成绩,给大家看看。这些成绩中,有的在词句及繁简上已经教者修正,但内容却都是学生自己的本色。

《箫声》钟显谟

昏暗笼罩了世界,一切都很沉静,静已入了睡乡,做休息的梦了。忽然间,不知从哪里曲曲折折地传来了幽遐的箫声。隐约听去,身子仿佛轻松了许多,心也渐渐地沉下去了。一切物质的欲望,实利的思想,都随着这箫声悠悠渺渺地逝去,所剩的只有一个空虚的心。

不知在什么时候,故乡、慈母、儿时之乐都纷然乘虚而入,空虚的心中,又装满了说不出的悲哀与寂寞了。

文章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网址: http://www.zgkjcxdk.cn/qikandaodu/2020/1112/435.html



上一篇:校地融合 科教融合推动应用创新反哺人才培养
下一篇:皖江学者计划:贯彻落实科教兴皖战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投稿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编辑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版面费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论文发表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