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心通天宇物理大师的艺术情怀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马赛尔·布达埃尔回顾展”展览现场图片摄影:马丁·塞克(Martin Seck)?2016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2希拉·高达(Sheela Gowda)Kagebangara(卡纳拉语电影名,为印度西南部卡纳塔克邦语言)

1“马赛尔·布达埃尔回顾展”展览现场图片摄影:马丁·塞克(Martin Seck)?2016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2希拉·高达(Sheela Gowda)Kagebangara(卡纳拉语电影名,为印度西南部卡纳塔克邦语言)2008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李政道不仅仅是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且还为十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奠定了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他倡导科学与艺术结合,而且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上亲力亲为。

格物致理——物理学众多方面的科学成就

我们建了李政道图书馆,这是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批的,而且批复很快,可见李政道先生有多么的伟大。天是我们心中最高大的地方,是孕育智慧的最终本源。有很多的哲学家有专门的论述。心通天宇,最终其实就是追求真善美,就是在科学、艺术、自然、哲学等范畴里面,都可以自由驰骋,驾驭自如。所以这就是这个题目的来源。

李政道先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从1949年到2011年,也就是从23岁到86岁,他发表了321篇论文。李先生的论文都是他亲自执笔。这些论文有两千多页纸,每个字都是有价值的,涉及八大领域,直到86岁他还亲自写论文发表。而且,他的这些论文都有非常卓越的贡献。10的负17次方米到10的负25次方米,是人类目前所观察到过的空间范围,包含粒子、银河系直至河外星系。李先生的研究范围从粒子到物质、到流体、到太阳、到孤立子星、到黑洞、到真空,涵盖了人类所能探触到的所有物质空间,以及比这更深远的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

我们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对李先生的这321篇论文做了排序编号。他的第一篇论文使他在粒子物理领域崭露头角。在人类社会当中,触觉是我们能感受到的,弱相互作用是我们感受不到的,李政道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建立。

3克里莎(Chryssa)芝加哥唐人街金属、霓虹灯1990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

1950年,他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这也是他的博士论文。李政道很神奇,小学、高中、大学都没有毕业。1945年,美国投放了原子弹,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派人去学习原子弹技术,此为契机,李政道得到了去美国学习的机会。此后,24岁的李政道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名列第一,获得1000美元奖金,也获得了唯一一张毕业证书。

李政道在流体力学领域也有建树。20世纪50年代初,计算机刚刚出现,用于天气预报计算,但结果总不准确。李政道将流体力学的理论计算从二维空间扩展到三维空间,提高了气体湍流计算的准确率,奠定了现代天气预报的基础。

第7、8篇论文是和杨振宁合作写的,属于统计力学领域。

第9、10、11篇论文,他将场论引入凝聚态物理,直接冲击超导研究。

第13篇论文建立了李模型,给量子场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16篇论文,从发表论文的角度来看,李政道先生已经走在了获得诺奖的研究旅程中。

第21篇论文,是使得他和杨振宁先生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提出,打开了微观物理领域的另外一扇大门。吴健雄他们次年就做出了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理论,也因此促成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

李政道先生的研究成果,对后续很多个诺贝尔奖的产生都有着影响。

李政道先生的一张研究草稿,上面的物理符号显示,他在研究统计力学的同时,也在研究P、C问题。在这张稿纸上,展现了时间、空间、电荷和物质结构在李政道先生脑中交叉闪现和缠斗的景象。李先生对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我们建造李政道图书馆,走访了很多地方。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我们看到了粒子碰撞后的真实的图像。科学,在其产生的过程当中,本身就会有艺术。以粒子碰撞后的图像为原型,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设计了海报;后来,由李政道先生创意,与苏州刺绣研究所合作,创作了刺绣“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

2016年,李政道研究所成立。

厚泽润物——对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贡献

我们归纳了李政道对中国科教事业的八大贡献,涉及中美高能和粒子物理合作计划、CUSPEA中美联合招收物理研究生项目、中国博士后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

1974年回国的时候,李政道发现除了芭蕾舞和乒乓球之外,国内的人才培养几乎中断。他建议基础科学人员的训练应该在更年轻的时候开始,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由此成立。

1979年,邓小平访美,李政道促成了中美在高能领域的合作,这一合作在短期内为中国培养了50多位科研骨干,后来大都成了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有的后来还成为科学院的院长。同年,他应中科院邀请在北京讲课,从春到夏,每天授课四小时,其余时间就用来备课,非常认真。给中国物理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贡献。CUSPEA项目培养了非常多的博士,这些人有太多的成就。

文章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网址: http://www.zgkjcxdk.cn/qikandaodu/2021/0310/527.html



上一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
下一篇:四川省科技电影送下乡公益电影谱新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投稿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编辑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版面费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论文发表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